(华娱网视深圳消息)纪录电影《您的声音》正在热映中,并以182.8万观影人次、7625.8万累计票房成为2025年国产纪录片票房冠军。此外,电影在猫眼和淘票票评分均高达9.1分,收获诸多好评。3月21日,该片总导演徐洁勤、导演周丹丹、摄影指导桑琪,以及片中两位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刘缓、王梓莹,与深圳观众面对面交流。
“他什么事儿都找12345,还真管用。”《您的声音》中市民的一句话,点明了这部电影的主题。2019年起,北京市以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抓手,进行系统升级,形成了接诉即办这一超大城市治理新机制。这场接诉即办改革实践,在近期上映的纪录电影《您的声音》中得到生动鲜活的影像传达。
提及拍摄初衷,徐洁勤表示:“在拍摄之前,我作为北京市民,打过12345,觉得真的很好用。”但是当她真的深入了解后,被震惊了:“北京的12345一天要接超过6万个电话。我自己是这六万分之一,这让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这座超大城市是一个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有机体。北京的市民一个电话,就可以调动如此多的政府部门,这带给我很大的震撼,也想把这份震撼传递给观众。”
导演周丹丹提到:“这部片子跟大家常看的故事片不一样。这部电影中所有的人物,都不是主演,他们都是当事人。所以这部片子其实大家所有看到的这个矛盾冲突,也都是真实的。”
《您的声音》自2024年3月开始筹备,历时10个月完成制作,电影创作团队走访了40余个相关单位,前期采访了百余位工作人员,拍摄涉及全市9个区120余个场景。桑琪表示:“我们收集了超过280小时的影像素材,最终仅呈现了88分钟的电影。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素材比。但是正因为有如此大的素材积累,才能呈现影片里所有主人公最真实的喜怒哀乐,才能真正的打动观众”
“电影中我还是个实习生,经常会有崩溃的时候。现在我已经成长了很多。”王梓莹表示,电影上映后,她看到了许多网友对这部电影的认可和表扬,让她的内心增添了很多力量。
“我平时也有打12345的经验,感觉12345什么事儿都可以接。想请问一下影片为何选择这几个故事?”现场观众第一个问题就直击影片核心。蔡先生的车位诉求、王奶奶的电梯期盼……影片开头选择的是市民身边的小事,迅速拉进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甚至有观众感慨:“这部电影就像导演组在我家楼下拍的。”但是主创团队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呈现这些事情的解决,而是致力于让观众看到接诉即办这一机制背后的“为什么”。所以影片又选取了街道书记工作、接诉即办立法等故事,全方位呈现了12345热线背后的方方面面。
“我作为12345工作人员,已经是二刷这部影片了。”路演现场还邀请了深圳市民生诉求服务中心的100名工作人员,许多人在观影过程中深受触动,感动落泪。
“平时我就是办这个‘接诉即办’的人。”提问的现场观众是深圳某社区基层工作人员,他真诚地表达了对这部电影的喜爱:“能不能也给我们拍一部这样的电影?”他还分享了一些日常工作中面临的困惑与难题。面对这位观众的困惑,刘缓分享了她在北京12345工作中的经验,并表示:“北京有北京的经验,深圳也有自己的特点和特色,我们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更好的为市民服务。”
扫一扫 关注微信
扫一扫 关注微博